2000年到2017年,中国逐渐成为制造和商业大国,在此过程中,技术是关键推动要素,人口支持的广阔市场为基础。同时,制造业成本也在增高。从80年代到2010年,制造业成本至少增长了5倍,未来20年将更高。

如今,人口在加速递减,环境、资源危机频发。在变化重重的当下,我们如何从企业端和行业端考虑发展速度和规模,去应对时间和空间不确定、不连续的一系列挑战?

以下为郎永淳演讲实录(经网整理):

制造业飞速发展的20年,工业电商把握住了什么机遇?

今天分享的题目是“工业电商平台——智能制造时代的基础设施”。在这样的主题之下,首先我们看看中国面临什么样大的背景。2000年到2017年,中国逐渐成为制造和商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一路上升、长期增长的趋势。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未来的时间和空间上,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机遇,以及会遇到来自于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挑战。

从中国成为商业和制造业大国的进程来看,技术的力量已经成为所有进步的关键推动要素。当然,商业大国的背后是因为人口支撑起的广阔市场。但到了今天,人口从80后、90后、00后生育率是在每隔十年呈现出20%以上的速度的递减,这也促成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做出了一定的修正,我们向时间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向时间要更多的人口。在技术进步、人口递减的前提下,同时出现了环境和资源制约的危机。

在技术、人口的推动下我们成为商业和制造业大国,同时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如何从企业端和行业端考虑发展速度和规模,去应对时间和空间不确定、不连续的一系列挑战。

宾夕法尼亚大学有过一组数据,认为中国未来还会有一个长期增长的势头,会进入到一个中高速的增长阶段,结构也会趋向中高端增长的调整。所以,从2016到2025到2035年长期增长的势头仍然会给制造业带来相当大的想象。但要考虑的是,制造业成本在逐年的增高。从80年代到2010年,制造业成本至少增长了5倍。所以,未来20年的成本将逐步增高。

任何一个企业和行业,既要考虑规模的迅速扩张,也要考虑资金的回报率、现金流的安全性。

在这样大趋势下,就要思考,制造端加上我们的流通端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应用的变化?如何利用好技术来提升流通效率、降低各项成本,打造一个基于制造端的工业互联网,并以此为外延,打通它的流通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互联网。

其中,工业电商就把握住了机会。我们受到的环境和资源的挑战越来越大,对于环保的要求也就越高,工厂的生产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未来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以及网络协同的制造和服务型的制造会越来越多,需要有这样一个服务型的平台来产生。

模式创新之后,制造业需要的是优化供应链

找钢网到今天,已经6岁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机会?是我们所在的钢铁行业出现了一个“胖”的情况,从制造业的增长曲线也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产能过剩、结构的不健康。

找钢我们称自己为“胖猫军团”,跟“胖”结合起来。我们去考虑供应链的优化,可以用老鹰捉小鸡的的故事去想象一下,老鹰其实就是终端的消费者,护佑所有小鸡的就是零售商,老母鸡后面有一只又一只的小鸡,这一只又一只的小鸡就是分销商,最后那只最小的会被拖来拖去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生产制造端。

2012年钢贸危机爆发的时候整个市场发生了一个逆转,钢厂生产的钢材出现了过剩,价格也出现了下滑。而原有供应链的环节太长,很难做出一个准确判断。所以需要用技术来改造、优化整个供应链,去除掉中间一系列冗长的环节。所以我们解决上游问题,去中间化和钢厂共担数据风险。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解决下游问题,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形成一站式的购物,传统模式是这样。今天找钢模式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生态的平台。

什么是背后的驱动力,什么驱动了这些升级?是通过一步一步步做自营做连营,做生态平台,做基础设施的构建。形成了四大努力:全国化的服务能力、数据化的深度挖掘能力、智能化的生产能力,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在整个供应链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信息的搜寻还是去进行交易,还是进行仓储和加工的服务,以及物流的服务、金融的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壁垒。

商业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怎么样提供更加真实的信息,达成更为优化的服务,来让我们服务的两端在这样的平台上能够长期的粘合下去形成流量的入口,并且通过流量的入口形成一个生态,我们也希望通过智能的打造希望助力打造智能化的钢厂。

所有的企业做自己的规划和战略的时候都要考量如何降低自己的成本,如何去提升自己的效率,当然,在这两点完成了之后,我们要产生一定的效益,这种效益在有些机构可能看来,他们需要的是社会效益为重,当然在一个商业企业来讲,我们不仅仅是要注重社会效益,更要注重商业效益。

所以我们从技术的底层来为我们所有的客户解决他们的痛点,我想这些痛点就是对于买家来讲,我要降低搜寻的成本、交易的成本、物流的成本。而对于卖家来讲,要降低流通成本、资金的风险来提高决策的水平。而这些技术的底层其实都在于我们要用数据连接起来,来提供相应的决策工具,当然数据是一种生产资料,在这个生产资料跑的这个平台其实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架构的一些技术和模式的创新形成的一个新的基础设施。

从2012年开始,当年行业的胖、产能的过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机会,我们也通过技术的架构和互联网模式创新来解决了当时市场上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先从信息的服务、B2B的1.0开始做到了B2B的2.0开始进入到交易端,再到今天B2B的3.0我们做了供应链的服务的优化,未来的梦想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挖掘和打造我们的全国化、一体化、生态化、标准化、数据化的能力,来提供一个流量的入口,来解决各种成本降低的问题,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希望能够在工业互联网的构建的路上,搭造一个生态的平台来构建工业互联网的必要的基础设施,来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推动中国的制造业大国、商业大国迈向进一步的健康。